“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这些听起来专业的词语,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听过,却没有深刻理解过。有些人会说这是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但是我今天却想告诉大家,这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幸福,就在社区里,就在我们身边。
王志勇,一名居住在观海苑社区的64岁退休职工,酷爱摄影。与其他摄影发烧友不同的是,除了喜欢在雪后赶往故宫等主要景点拍摄银装素裹的帝都美景,他更热衷于观察和拍摄细小的生活场景。透过镜头可以过滤掉多余的杂音,通过照片可以看到背后的幸福生活。为了参加“博大杯经开区工会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大赛”,王叔叔给我们提交了一组他拍摄的照片。
这是他在自己家中的窗边拍摄的照片,他有空的时候喜欢在窗边喝茶,顺便看着社区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这既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也是观海苑社区正在发生的事情。”他说。
诚如王叔叔所述,观海苑社区的很多人很多事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都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社区并没有中心花园,大家更没有可以休闲活动的场地。夏天热了,搬个小板凳往楼前一坐,自己扇扇子解闷儿;冬天冷了,蜗居在家看电视发呆。200多个孩子要么憋在家里,要么被老人推着漫无目的一圈圈地走,环顾四周也没有可以称得上是风景的画面,哪怕是一花一草都无处可寻。而今,北门口的月季妖娆动人,引来不少路人驻足观赏;口袋公园包含了长廊、凉亭、儿童游乐设施和成人健身器材,满足各类人群需要;景观布置温馨惬意、曲径幽深;健身步道柔软舒适、老少皆宜;服务站装修的公共活动空间冬暖夏凉,应有尽有。如今的观海苑不仅居民喜欢,每天还有不少的外小区人员带着孩子来玩耍。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郑国强,人称“海关郑”,一名在职的海关人员。在社区党支部的号召下,他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力所能及地为社区和居民服务。夏日清晨,他早早起床打扫园区卫生;看到有人踩草坪他主动劝阻,并找来砖块铺设小路;居民反映直通北门的步道窄,他和物业一起加宽道路。有人问“一个上班族,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时间和热情做这些公益?”我想这就是他心中的信念吧。以前社区没有基层组织,尤其对于这些老同志来说缺乏一种归属感。现在有了,他们自然有了干劲儿。
还有一个人叫孙玉田,一名退休的老党员。一提到他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做了三件事儿就让自己名声大噪。第一件事儿是参与疫情防控的值守,他早来晚走,恪尽职守,认真负责,而且从来都是值守夜班,真有一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豪气!第二件事儿是他的理发技能。受疫情影响,理发店关门,居民的理发问题一度成为了老大难。这正是孙叔叔大显身手的时候。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无论保安还是居民,只要找他,二话不说就回家拿工具。有些老人行动不便的,他还上门理发。隔壁泰和园七里的小伙子有一晚跑来社区门口询问“听说你们这儿有个大叔给人理发,能给我理理发吗?”问得我们工作人员好尴尬。这可是疫情防控期间,您有出入证吗?第三件事儿是他爱好轮滑,天气好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带着社区里一大帮“小神兽们”学习轮滑。这么专业又免费的老师就在咱社区里,这是多大的福利呀。受孙叔叔带动,在职党员董丹枫的公公也站了出来,他每天早上都会“训练”社区里的小孩子们。稍息,立正!敬礼!齐步走!预备……唱!这一套军事化的训练整得跟军训似的,一看就是退伍老兵才能干得出来的事。这社区里的孩子们再也不会肆无忌惮地疯跑啦,家门口就能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军事培养,长大一定都是栋梁!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次行动播种一颗种子。受他们影响,社区里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尽到义务,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下雨防汛会有人主动报名,垃圾分类会有人建言献策,防控值守大家会争先恐后,周末大扫除大家都力所能及。更重要的是通过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和各个社区草根组织的培育发展,居民慢慢地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织密了社区治理的物理网格;大家在相互学会中增强了参与意识和自信心,得到了赋权增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相互理解包容,学会了心平气和地议事协商,学会了志愿奉献。
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现在的观海苑社区,在党支部的引领下,逐步践行着和谐、绿色、文明、健康、发展的理念。园区环境优美,爱国卫生大扫除常态化开展;文明新风树立,垃圾分类顺利推进;精神文化繁荣,各支队伍争芳斗艳;邻里和谐守望,居民唱主角议事协商。即使是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也可以在凉亭长廊休闲,与好友书画摄影交流,线上线下购物,社区帮忙带娃,跳舞练拳健身……这就是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幸福,其实就在社区里,我们的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