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重阳 捕捉最美“夕阳红”
他们眼中的“孝”
下一篇4 2020年10月23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浓情重阳 捕捉最美“夕阳红”

 

  编者按: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经开区,有这样一群老年人,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不输年轻人的热情。穿上蓝马甲,古稀老人退休后找到了自己的新身份;投身合唱事业,七旬老人“一唱而红”;收藏党史报刊,白发老人践行入党誓言……尽管岁月花白了他们的头发,也让皱纹爬上了脸庞,但这些退休的老人们却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这抹夕阳红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更是千百年的传承。在即将到来的重阳节里,总是绕不开“孝”的话题。当你每天为了生活而奔走,是否还记得,这个属于父母的节日即将到来?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时间的旅行者,别让孝心只出现在一个节日里,而应该在平时的每一天。趁现在,我们的孝心还追得上时间。

  ■ 热心老孟乐当和谐社区守护人

  社区优秀居民代表、楼门长、社区环保达人、红烛志愿服务队成员……在荣华街道上海沙龙社区有一位闲不住的热心居民孟庆军,自打住进社区后,闲不住的他就开始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即使如今已年过七旬,他也依旧身兼数职,继续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讲述着一段段邻里和谐佳话。

  热心到什么程度?拿社区活动室来说,自打多年前,社区居委会将钥匙交到孟庆军手里后,几年来,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是居委会、居民需要,一通电话,孟庆军一定提前赶去给大家开门,从未推脱过。活动室用完后,他还会帮忙做好卫生清洁。

  再拿楼门来说,老孟作为34号楼的“掌门人”,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楼里转转,查查楼道里的安全隐患,看看楼里近期有没有进来生人贴小广告,确保楼门安全;楼外,发现脏乱的环境卫生问题,他也定要伸手清一清。在楼门旁公共绿地边缘“安家”的漂亮红石转,就是他前几年为终结下雨天绿化带泥土外流造成的路面泥泞,自己手动搬砖刨坑做的整修。

  邻里们眼里,老孟还是个爱思考的人。为从自身践行环保生活方式,家里的马桶水箱被他添了半块砖头,实现了居家用水节约;楼前的纯净水售卖机,每售卖的十桶水中就有三桶水被过滤排到下水道里,他就用盆和桶把这些“废水”收集起来,用于擦车及滋养家里、社区公共绿化区域的花草。

  凭借着这股爱钻研的劲儿,他还让楼后的公共绿地重获了生机。原来,起初他所在单元楼后的绿地花草成活率差,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是“光秃秃”一片。

  闲不住的他便琢磨着自己动手改造一番。不懂花草养护知识,他就买来相关书籍自己学,平常没事就到花园里拾掇拾掇,边种边从中总结经验,最后,从不懂花草种植的“门外汉”成为了邻居们眼中的养护“专家”,并将收集到的耐存活花种撒到其他公共绿地,为社区更多绿地增添自然色彩。

  问起老孟为何如此热衷社区志愿,他咧嘴一笑说:“平常在家事情也不多,所以就想着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笑容里是淳朴和憨厚。随着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最近,老孟又多了“守桶”“护桶”志愿者的新身份,和大伙轮流守护社区环境。多年来,穿上蓝马甲、为社区做奉献,已成为他晚年生活的习惯和乐趣。

  ■ 热衷合唱事业的七旬老人

  “姥爷,你每天除了合唱就是合唱,都没时间陪我玩。”见到面前这位采访对象实属不易,虽然已72岁高龄,但是他的时间依然排得满满当当,连5岁的外孙女都会时不时地嗔怪他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而他抽出时间陪过外孙女之后,便继续投身到他所热爱的唱歌事业中。

  王德福与歌唱的缘分还得从2010年说起。

  十年前的某一天,退休两年的王德福陪着老伴去参加社区组织的居委会活动,回想起这个活动,王德福记忆犹新:“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去KTV唱歌,可他们不知道,我的强项就是唱歌啊。”就这样,在KTV唱了几首歌之后,王德福成了社区里有名的“唱歌真棒”。

  “我很喜欢唱歌,年轻的时候,曾经还想过要考音乐学院呢。”就像王德福说的,作为年轻时的梦想,他曾心心念念想要去读音乐学院,学生时代的他,做过村里的领唱,也当过学校里的领唱,对音乐有着执着的喜爱,但阴差阳错之下,他最终跟管理打上了交道。

  工作之后的王德福担任过纺织局党办主任、宣传部部长,也担任过北京印染厂的宣传部部长、党委副书记;1994年,做了多年宣传类工作后,他来到经开区,毋庸置疑地负责起了区里的宣传和工会工作。多年过去了,直到2008年退休,在家休息了两年的王德福因为“唱歌好”,剧情翻转般地迎来了他心心念念的歌唱“事业”。

  “一唱而红”之后,社区合唱团的负责人邀请王德福加入当时的卡尔合唱团,为了弥补年轻时的缺憾,王德福成为了一名合唱团的成员。据王德福回忆,那时候的合唱团水平参差不齐,“当时我就想着团队得由专业老师来指导指导”。有想法就行动,他开始利用多年的文艺宣传和工会经验,为合唱团找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找了指导还不够,“咱们还得去参加比赛”。就这样,加入社区合唱团后的王德福怀揣着对歌唱事业的执着热爱和多年的积累,将合唱团带上了新的高度。

  “这个社区有合唱团,那其他社区有吗?是不是也应该弄一个区级的合唱团?”2011年4月,带着这样的想法,王德福又联合当时的相关部门成立了面向整个经开区的社区合唱团,并取名亦馨合唱团,自此之后,王德福大量的空闲时间都给了退休后的最爱——合唱事业;在王德福的努力下,合唱队伍不断扩大,曝光率和活跃度也不断增加,2012年12月24日,北京合唱协会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随后,经开区职工合唱团也于2019年组建;近年来,王德福将自己的爱好不断“玩”出新高度,合唱协会硕果累累,市级比赛大满贯、个人“突出贡献奖”、“优秀组织奖”……经开区合唱团已然成为了经开区的“明星”产品。

  十年来,逐渐年迈的他始终没有停歇,带着由他退休后一手成立的经开区合唱协会,精神抖擞、活力十足地活跃在各大比赛现场及各种文化活动现场。

  “我很享受现在的状态,一来可以发挥我作为一名老党员的责任感,为经开区再做一些事,二来,我也算是还有这个能力,可以组织和带动大家去做一些丰富他们业余及退休后生活的事,参与合唱也让我有满满的愉悦感。”已经成为经开区合唱协会理事长的王德福在采访过程中,一直在重复着他对现在这份“工作”的热爱。

  ■ 白发党员痴迷剪报扬正气

  在荣华街道辖区有一位老人因痴迷剪报而闻名,他就是老党员孙来禹。虽然如今已是85岁高龄,但他依旧践行着入党誓言,平日里不忘学习党性知识,成为社区党员群众学习的榜样。

  孙来禹退休前是哈尔滨铁路客运站的一名员工,后来荣升为列车长,并任职车队的党支部书记。对于剪报的喜爱,他一直保持着,只不过以前他剪的内容是健康保健类,后来变成了党史文件类。2008年退休回归社区生活后,他对剪报更加痴迷。在他家里有数十本剪报册集,翻开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张A4纸的正反两面都平整地贴着党史类剪报内容,而且为了长久保存和翻看,他还特意将每一张A4纸都封在塑料文件夹内。

  其中有一本册子比较特别,里面留存的是95个难忘的党史故事。这些素材来源于他家里订阅的报纸中的一个党史故事专栏中的内容,他发现后,当即便决定准备用笔记本和剪子将每一期的故事剪下来制作成册。为了完整收集这些故事,他连续剪了95天的报纸。“因为报纸上是一天一个故事,所以我就剪了95天,这才终于齐全了。”孙来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手里的册子,仿佛一瞬间回到了往昔的旧时光。而这只是他对剪报痴迷的表现之一,很多时候,为了做好剪报,他还会“任性地”起早贪黑,通过各种途径找材料,发现好的内容、新的资料就留起来。

  因为觉得有意义,后来,身为社区党员的他还将这份剪报册送给社区党支部一份,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一起学习。而说到学习,别看孙来禹已是85岁高龄,但学习的劲头可丝毫不输于年轻党员。自从退休回到社区后,他便把在工作岗位争当先锋的精神头儿转移到了社区建设中,经常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各类党员活动和学习培训,还为社区年轻党员讲党课,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每在家自学中央领导讲话、党性知识等内容时,他总会拿起纸笔做好重点内容的摘录、抄写,并配上心得体会。家里的书桌上,任意打开一本学习材料,字里行间都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他标记的重点和笔记。他也因此成为社区“红”人。

  做合格党员,不在一时而在全时,不在一阵子而在一辈子。这是孙来禹在记录学习党性知识笔记本里写下的一句话。不论是剪报收集党史内容,还是日常自觉学习党性知识,他一直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诠释着身为共产党员的自律,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只是自己,他对孩子们也要求严格,家里4个孩子都入了党,并传承了先进的精神和作风,各自在教育、医疗、行政等领域,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力量。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 刘娜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