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知识,要心存敬意
父爱如山
爷爷的鞋拔子
一封信里的期盼
桌子虽旧,精神常新
下一篇4 2020年11月13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待知识,要心存敬意

关静静
 

  去年夏天,我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说爷爷病危,让我赶快回去见爷爷最后一面,我当时脑子里顿时闷雷滚滚,只觉得断然无法接受。

  后来在收拾爷爷的遗物时,我在书柜里发现了一个又厚又大的红皮本,想起来这是爷爷花费了好几年心思写的一本诗集,翻阅之时,那些爷爷如何对待知识的画面随着本子上修长却有力的字慢慢浮现了出来……

  爷爷曾经当了三十年中学语文教师,小时候我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爷爷常常教我学习。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在暖和的屋子里写语文寒假作业,爷爷就坐在旁边陪着我——从小学到初三毕业,爷爷从来都在我学习的时候安静地坐在一边陪着我。那天,我刚好碰到一个类似文字游戏的题目,抓耳挠腮了半天不会做,就问了问爷爷应该怎么做,但是其实那时的作业早已不是他教书时的样子,面对一道像是“脑筋急转弯”的语文题,他也不知道怎么解。然而没想到,爷爷果断起身拿起了一件长长的风衣穿上,从我手里面拿过练习册出了门。等我一头雾水地追到门口的时候,只看见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攥着练习册,在厚厚的雪里面快速走着,帽子边缘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雪。

  过了将近两个小时,爷爷顶着一头的雪进了屋,我问您干嘛去了,他说他去找我的语文老师了,想问清楚这道题到底怎么做,但是语文老师也说这题奇怪,就无果而归了……这件事情尽管过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得清清楚楚,爷爷对待知识,哪怕仅仅是一个逗号句号,也要一丝不苟,仿佛他手下的格子和线条不是只框住了一个个方块字,而是关于知识的规矩。

  在我小学二年级时,爷爷用我本子里没有用完的纸张给我订了一个册子,要求我每天用他规定的词语造句。爷爷让我先在草稿本上写好句子拿给他检查,有错别字或者语法错误的地方就订正过来,再誊抄到册子里……这样积累下来,我一年写满了一本厚厚的册子。爷爷说,写好一篇文章要从写对每一个字、用对每一个标点符号、理顺每一句话开始,做人也是如此,要一步一步来。

  等我上了六年级,爷爷说我该买一本好的辞典了,但是他要求我用自己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于是那段时间,我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放学回家把零花钱一点点放进存钱罐里,仿佛丢进去一个钱币,就多买了一个词语。等到我攒够了钱,他就带我去买回来了辞典,用包书纸给我包好,写上了我的名字和购书的日期,受到爷爷对待书籍的影响,我也变得格外爱惜书籍。

  这本辞典我现在还留着,封皮看着还比较新,但是里面每一页的右下角都是被翻折的痕迹,就像是这本厚厚的辞典里面的每一个字词都被拿出来琢磨过。

  但是这样翻阅的人不是我,而是爷爷。

  在我上初一的时候,爷爷决定写一本关于地区历史和风俗的诗集。他找来了一大摞旧报纸和草稿纸,问我要了几支铅笔和碳素笔,还有我不用的本子——就是最后那本厚厚大大的红皮本。这样,他的写作计划就正式启动了,只要我在家,就能看到他除了三餐以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坐在桌子前面,要么在各种纸上涂涂改改,要么看向很远的地方一动不动沉思。爷爷的诗集经过了至少五次修改,最终在三年之后定稿,我有时帮他整理稿件,发现所有报纸上、草稿纸上都写得满满当当,几乎每写完一个段落,上面都会打上一个大大的“叉号”,用来打初稿的本子上也到处是修改符号,这些纸张摞起来能装满一个纸箱,但是在搬家的时候,只留下了最终定稿的本子,由于种种原因,诗集也并未出版。

  爷爷去世的时候,也只留下了这个本子,别无他物,我回北京的时候把它也带回来了,每每翻看时,都能提醒我:对待知识,要心存敬意。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