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家风,大多数人往往很茫然,因为印象中“家风”似乎大户人家才有。其实小户人家也都有家风,只是没有形成文字代代相传,处于隐性状态而已。
我家的家风是由爷爷奶奶确立起来的,概括起来就是爷爷的“以人为本”和奶奶的严谨。
改革开放伊始,爷爷曾经颇受他的儿女们抱怨。原因是解放后爷爷响应号召,把家里金银饰品都上交了。而很多家境不如我家的邻居,都机智地私藏了一部分。以至于80年代初,各家都能晒出一些金银首饰,唯独我家一无所有,显得寒碜。
“平安是福,家里每个人都好好的,比什么都重要!何况既然当初承诺了上交所有金银,就得守信用。”一向爱面子的奶奶很坚定地支持爷爷。想想也是,从战乱年代到文革,几十年里我家一直平平安安,这比拥有多少金银都可贵。
奶奶是家族秩序的创立者,她一直推崇长幼有序,晚辈不能顶撞长辈,弟妹不能直呼哥姐的名字。在外要谦恭有礼,不要轻易与人争斗……
我快上初中时,家里从上海迁往内地,环境的改变让人很快感觉到家风的“水土不服”。我从小没学过骂人,更不会打架。然而当地民风剽悍,小孩们也常出口成脏。遇到打架之类的事报告老师,老师往往不很在意,同学们还会觉得我娘娘腔。
“排队上车,女生在前、男生在后!”某次郊游,出发前班主任反复喊话,可是同学们还是一拥而上。最后只有我和两个女生没座位,站了两三个小时……
“你不去拼去抢,最后一定吃亏!”这二三十年里,不少朋友这样点拨我,可是家风影响力太大。至今我还是习惯于规规矩矩做人,在不少机灵人看来也就是墨守成规。
一晃人到老年,我们兄弟几个功不成名未就,个中当然有保守家风的负面影响。可是冷静分析起来,得大于失。我们在各自领域都不曾脱颖而出,属于“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可是我们应该都算是好“士兵”,因为我们兄弟几个职场生涯都没有被炒过鱿鱼,因为我们遵守秩序、恪尽职守、服从管理。这些年许多亲戚家因为拆迁、遗产发生内讧,兄弟反目,我们家始终维持着稳定局面……
到了侄儿们这代,我家的家风渐渐发生着改变。他们都直呼其父母的名字,和我也更像兄弟而非叔侄。侄儿们不再那么讲究长幼有序,服从性减弱了、挑战性加强了……不过基本的道德观念依然传承了下去,比如不去主动害人、不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面对迅速变迁的世界,家风不可能像小农社会那样完整地代代相传了。但只要能“控股”核心部分,其精神本质就不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