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小拍 潘家园拍卖何以“以小谋大”
李存宇:“字里行间”的掘金者
陈伟:红色收藏迎来普涨
3上一篇 2021年03月05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伟:红色收藏迎来普涨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晓钰)在收藏品市场中,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之后各个时期的有纪念价值的物品,包括书报刊、邮票、宣传画、瓷器、毛主席像章等在内都被人们称为“红色藏品”。潘家园旧货市场商户陈伟于2005年开始收藏宣传画,2007年与潘家园结缘,十几年的时间累积了5000余件藏品,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藏体系。现在,陈伟除了经营潘家园市场收藏品大厅内的店铺,还在孔夫子旧书网开了一家名叫奕奕堂的文献书店。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藏爱好者们已经明显感觉到市场的整体升温。“以《共产党宣言》为例,解放前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以前是小几千块钱一本,现在基本上价格都过万,好的版本价值更高。”陈伟介绍道。市场上的“老、精、稀”藏品价格水涨船高。

  据了解,潘家园拍卖将举办2021“百年1921”北京潘家园红色收藏专题拍卖会,选取百件与共产党成立或是重要历史时刻相关的红色书籍、文献、信札、题词、书报、日记、宣传画、雕塑等拍品,受到业界关注。陈伟表示,与其他拍行相比,潘家园拍卖结算快捷,送拍比较放心。即将开启的百年红色拍卖会,已经和潘家园拍卖约定送拍,将送包括文献、信札、纪念章在内的十几件拍品。

  谈及红藏板块的市场,陈伟指出红色收藏可以细分为许多个板块,通常板块热度会呈现出逐年轮替的规律。“例如今年宣传画是热门,那明年就有可能是书籍文献,或者是像章类受追捧,一直都在交替轮换。在一些重大的历史节点,价格也会普涨。”陈伟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了市场的特点,并指出今年的市场在整体走高。谈及买家的变化,他表示,此前客户以个人为主,近期有一些主题博物馆、档案馆开始向他购藏相关的文献。

  在许多人看来,红色收藏备受关注,源自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藏家对曾经经历的怀念。随着时代的变迁,红色收藏逐渐也并不只是属于老一辈人的情结爱好。陈伟指出,曾经“60后”是主要的经营人群,现在市场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做起红藏生意了。与书画、玉器等收藏相比,红藏入门门槛并不高,市场上的“一眼假”相对容易分辨:“只要稍加接触和了解,就能够看出真伪,因此假货也并不多,相对透明。”

  在文玩艺术品直播兴起的当下,陈伟也曾找人代播过几场,在他看来,红色文献类的经营侧重仍然在于线下的各种交流活动。“网店、线上拍卖或者直播,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类相对好卖。但高价精品还是要靠线下的拍卖与博览会等,靠的是‘圈子’。”

  潘家园市场的“圈子”,为陈伟等资深红藏人提供了交流平台。“潘家园常年有特色书市,有一年一度全国知名的古旧书博览会,有红藏主题的展会,都是各地藏友们定期见面交易的好平台,活跃了市场。去年起新成立的潘家园拍卖公司,又聚集了更多藏友,让更多红藏精品能够脱颖而出。”陈伟表示,期待红藏“大年”的到来。

 
3上一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