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万亿!数字经济为京津冀“添翼”
“五子”联动 北京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好头
明星考编动了谁的“奶酪”
下一篇4 2022年07月11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3.91万亿!数字经济为京津冀“添翼”

 

  数字经济正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参与竞争的优势之一。7月9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2)——数字经济助推区域协同发展》(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京津冀城市群的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91万亿元,居东部三大城市群之首。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与各产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于京津冀城市群而言,数字经济将进一步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

  规模:居东部三大城市群之首

  《蓝皮书》指出,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的数字经济规模为3.91万亿元。整体来看,京津冀数字经济呈现出以北京为绝对核心,天津为次核心,呈现“核心高、外围低”的特征。

  数字服务业是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的重要服务保障性行业。《蓝皮书》称,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数字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共计23779.62亿元,居东部三大城市群首位。

  数据显示,2020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部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城市群数字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分别高于长三角城市群(19957.03亿元)3822.59亿元、珠三角城市群(5406.81亿元)18372.81亿元。其中,京津冀城市群数字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居前三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19143.18亿元)、天津(1489.02亿元)、石家庄(1052.7亿元),北京优势地位显著,且高于杭州(8558.79亿元)、深圳(2948.37亿元)、上海(2753.5亿元)等国内重点城市。

  作为数字经济产业的代表,京津冀的数字经济平台型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平台企业增速明显。数据显示,2000-2020年,京津冀数字经济平台型企业注册资本规模从36.26亿元增加到340.5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1.85%,远高于数字经济产业整体年均增长率3.97%。

  红利:为产业带来积极变化

  随着数字技术与各产业的融合创新,京津冀城市群的各项产业都在发生积极变化。

  互联网平台、企业作为数字经济产业的代表,对消费的提振作用尤为明显。根据《蓝皮书》的研究结果,在京津冀范围内的各城市样本中,有互联网平台区域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没有的高出6.4个百分点;有互联网批发零售业区域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没有的高出5.5个百分点;有数字内容与媒体产业区域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没有的高出2.7个百分点。

  在数字治理上,京津冀的数字发展规划也逐步落地。京津冀三地先后在原有部门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调整设置了新的数据管理职能机构。2019年,京津冀区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区入驻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共有事项全程网办。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跑全国,天津围绕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领域成功打造188个应用场景,河北数字试验区建设也初具雏形。

  “公共服务、电子政务跨省通办,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下的交通管理相关信息的畅通等,都是京津冀数字治理一体化的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诚然,京津冀城市群在数字治理方面也面临挑战。“京津冀城市群数字治理还面临着横向协同不足、各地数字化建设进度不一的挑战。”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表示,与我国其他省份相比,京津冀三地大数据管理部门行政位阶相对较低、行政职能相对单一、数字治理指挥联动能力受限,三地的协同治理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未来:区域降碳重要支点

  “在数字经济领域进行超前谋划和超前布局,有利于在未来阶段形成国家竞争新优势。”《蓝皮书》编委会指出,数字经济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经济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绿色经济从长远来看,关键在实现能源可再生问题,而可再生能源大量的开发和普遍的应用,有待于计算机通讯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支撑。

  数据显示,目前,京津冀的碳排放强度整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北省的生产活动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强度较高。2019年,全国平均碳排放强度为0.66吨/万元,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碳排放强度为0.71吨/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数字经济的推广应用,对京津冀城市群碳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据显示,数字经济服务业发展规模每提升1%,城市群内整体碳排放量就下降3.047%。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逐渐增强,社会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将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化转型,减少区域碳排放。

  叶堂林认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京津冀城市群碳减排格局将更加完善。

  此外,《蓝皮书》作为京津冀系列发展报告的第十一部,还提出了可依托数字城市建设努力缩小区域间的数字发展鸿沟,弥补京津冀范围内乡村地区的数字基建短板,推动京津冀各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进展,为跨区域协同治理的重点领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等建议。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陆珊珊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