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水滴筹线下服务人员被指在医院“扫楼”寻找求助者,随意填写金额,不审核甚至隐瞒求助者财产状况。水滴筹公关团队回应称,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整顿彻查类似违规行为。
“扫楼式”筹款一下子伤了很多人的心,也解释了之所以会出现大量隐瞒财产案例的“必然”原因。水滴筹对发起救助者审核不严,多次引发舆论声讨。半年前,德云社弟子吴鹤臣妻子水滴筹事件发酵,随后网购众筹文章、虚假病历登上了热搜,矛头纷纷指向了水滴筹的审核系统。
毁誉参半是网络慈善众筹面临的共同问题。一边是汇聚爱心解燃眉之急,另一边是欺诈、隐瞒、挪用善款带来的失望。
病有所医。水滴公司的创业初衷很简单,就是要为每个家庭提供医疗费用。作为市场化公益的代表,众筹平台一手公益,一手生意,希望能用市场化的方法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它的商业模式是对准医疗支付痛点,进行项目开发进而达到盈利目的。审核的意义不言而喻,如果没有了审核的严把关,无论是之前的吴鹤臣还是现在的“地推”模式,都是在人为制造支付困难的假象,公益的性质荡然无存,这是全社会最嗤之以鼻的地方。
粗放野蛮的经营套路,让那些曾经或正准备施以援手的人望而生畏。心有忌惮最直接的后果将是“敬而远之”,当人们心生冷漠与麻木,真正需要被救助的患者可能会丧失获得帮助的机会,劣币轻而易举地祛除了良币。公益行业一旦丧失了信任,往往很难挽回。而对于“公益企业”水滴筹来说,信任危机等同于经济危机,精准救助是水滴筹于公于私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水滴自己也心知肚明。规范审核流程、上线客服团队、发展线下志愿者来帮助平台审核患者真实性,这些都是痛下决心改革的体现,只是目前看效果并不乐观。
可见水滴筹的问题不能只靠水滴筹来解决。由平台自身对自己进行审核,始终摆脱不了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矛盾,仅依靠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自我纠偏并不现实。规范互助平台需要监管部门介入,一方面积极纳入征信系统,依法规范众筹资格、金额等必要条件,另一方面需要设置第三方甚至是公共举报平台,进行公示和多维度审核。
一个月前,全国首例因网络个人大病求助引发的纠纷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宣判。网络筹款发起人莫某被判返还“水滴筹”全部捐赠15万余元及利息。尽管水滴筹的审核机制受到争议,但用市场化的办法集合公众的力量治病救人,由此产生的社会价值不应被否定。爱心之事本不是应尽之责,因此那些愿意施以援手的人,才更有必要被保护,格外值得被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