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的战“疫”故事
战“疫”中的暖心密码“1”
“一”份便民措施
“一”米爱意
“一”趟智能速递
“一”桶长寿面
“一”双湿透的鞋
我在隔离病房的日日夜夜
经开区姐妹花36小时编译完成防疫“宝典”
靳闯 当好园区防疫“门将”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02月25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在隔离病房的日日夜夜
——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医生安艳华日记摘编
 

  2020年的春节,新冠病毒来势汹汹,隔离但不隔爱,医护人员成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美“逆行者”,身处战“疫”一线的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医生安艳华就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属于她的战“疫”日记。

  吃了定心丸

  隔离病房其实是我们综合内科病房临时改建的,为了隔离、留观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每天的值班医生有我们综合内科的医生,还有医院选派的兄弟科室的外援医生。

  初次来隔离病房,一是不熟悉流程,二是防护知识还不是特别清楚,都有一些焦虑。好在医务处对每一批次进入隔离病房的医生都安排有培训。金丽护士长和感控处的老师一边给大家培训,一边安抚情绪。

  第二天下夜班,金丽护士长也在,跟她提起来培训的事儿,她打开了话匣子。

  “其实我也紧张,我也焦虑。以前咱们病房就是普通的内科病房,大年三十医院决定建隔离病房,把我从家叫了过来。跟着感控处、工程部一块儿划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咱们科护士们也没经历过,也是一个个培训,穿脱防护服,制定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刚开始也不清晰,都是一点点实践出来的。我经历过非典,那会儿清楚传播途径、防护到位了以后,医护人员基本就没有感染的了。咱们医院去支援小汤山的医生护士没有感染的。咱们现在的防护措施是升级的,你们都不用太紧张。”听完护士长的话我仿佛吃了定心丸一样。

  骨子里的严谨

  隔离病房里住着一位特殊的病人,她有流行病学史,家人也被传染了,但家人新冠肺炎核酸阳性,她始终阴性。因为没有去向,一直留在隔离病房治疗。

  发病初期的时候一度进展很快,双肺多发渗出,还出现I型呼吸衰竭,科里特别重视她的情况。曹秋梅主任根据她的病情又结合病毒性肺炎的治疗经验,制定了治疗方案,每天都要数次关心她的病情变化情况。我们每一个人也都盼望着她能尽快好起来,通过呼叫器给她打气儿,每天根据她的口味儿跟营养科沟通,加强营养治疗。

  慢慢地她好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来复查的时候CT显示渗出大部分都吸收了。当时为了给她找隔离治疗的去向,CDC要她所有的病例资料,病历本、发热门诊病例、留观病例、所有检查结果以及肺CT的照片,而且要的急。正赶上我要去隔离病房查房,就交给了邵峥谊老师。等我从隔离病房出来,邵老师告诉我已经上交了。打开他建的文件夹,看他分门别类标记的清清楚楚,每次肺CT的不同图片都编了号码,化验结果也根据日期、检查项目标注了名称。虽然只是平凡的工作,但严谨的态度一直贯穿始终,让人感动。“严谨”是刻在同仁医院每一个人的骨子里的,也时刻鞭策着我。

  “谢谢你”

  病房还收治了一位70多岁的奶奶,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还有高血压、冠心病,做过支架。住进来以后,除了发热,还有头痛,总是按铃呼叫。接近11点,要进去送饭了,这时候她再次按铃,还是头痛。然后我决定进去送饭加查房。

  进隔离病房前,在清洁区穿防护服,那会儿还没有鞋套,塑料鞋套容易掉下来,于雯蹲下来用胶带帮我粘好。接着又检查防护服是不是把我的脸全遮住了,然后用胶带把防护服和口罩粘在一起,又把我的袖口固定好。看她仔细地给我检查,心里特别温暖感动。平日里一起嬉笑打闹,一起吐槽奇葩事儿,一起品尝美食的小伙伴儿,在这样严肃的时刻,更能感觉到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温暖的家、坚强的后盾。

  进隔离病房以后,我先给每个病人分别送了午饭。接着去看头痛的奶奶。仔细询问了情况,又查了查体,没有特别的情况,奶奶还是因为突然被隔离了精神紧张,再加上体温也没有退下来。嘱咐她吃了退烧药,把氧气吸上。跟她解释了情况,血压、心率都是正常的,体温也比原来下降了,虽然是肺炎,已经给了治疗,住进来也是为了筛查。看她的神情安心了不少。她的枕头有些低,于是跟她说:“我把您床头摇高一些吧,这样舒服。”大约抬高了30度,奶奶说:“哎呀,舒服多了。”

  临出门儿的时候,她坐了起来:“大夫,谢谢你啊!还有一件事儿麻烦你,我吃不习惯米饭,晚上能给我换成馒头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又一次说“谢谢,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您好好休息,别想太多。一定会好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