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欢迎回家
战疫榜样开讲第一课
3上一篇 2020年05月1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疫榜样开讲第一课

 

  “开笔明礼,启蒙人生。”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全力上好开学第一课,就是要为接下来的教育周期举旗定调。纵观本学期初三复学第一课,传承战疫榜样带来的正能量成为首选。

  工委宣传文化部为人大附中经开学校邀请到了GE医疗援鄂CT天眼的科技研发工程师孙旭光和北京同仁医院南院区的援鄂医疗队成员主管护师马磊,为同学们开讲第一课。

  战疫期间,孙旭光率领团队三天两夜加班加点紧急生产“天眼”CT,1月30日,这台天眼CT从北京亦庄出发直接运往武汉雷神山医院,此后又根据湖北疫情只用一周的时间开发出了方舱CT,驰援武汉。作为同仁医院援鄂医疗队成员,马磊和她的12名同事,承担了危重患者救治。

  马磊说:“17年前,在非典疫情的时候,我参加了中考,当我再次回到学校的时候,就跟现在同学们的状态是一样的,看到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我。那时候我们的校长也跟我们说,只有拼搏和努力,才能换来好成绩。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在这场疫情大考里面,每一个人都在拼搏,都在奋斗,背后有强大国家的支撑,所以大家才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希望同学们也将这份拼搏和努力的精神延续下去,在中考的时候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取得一个好成绩。”

  台下的学生被榜样们的勇气、责任和担当深深打动。“作为一名初三学子,我觉得应该向这些援鄂医护人员学习,我们面对人生第一道转折,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在剩余的这60多天中,只争朝夕,以梦为马,圆梦中考!”初三学子王灏松课后如是说。

  在北京亦庄实验中学,东方医院援鄂“白衣勇士”孙艳荣现身该校开学典礼讲述援鄂战疫的点滴故事,为莘莘学子送上一份特别而有意义的开学礼物。该校高三、初三师生们一起戴着口罩在操场上列队静心聆听,感受战疫正能量。

  孙艳荣是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护理负责人及党支部宣委,今年大年初二,接到医院电话要挑选20人加入国家中医医疗队参与援鄂战“疫”的消息后,正值智齿发炎的她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毅然报名参加,于1月27日和同事们整装出发抵达位于疫情风暴核心地带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面对陌生环境、疾病、患者带来的治疗工作压力,她和同事们始终坚守岗位,开展中医适宜技术20余项遏制病毒,即使每天在隔离病房至少6-8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脸上被压出深深的压痕也毫无怨言。而在援鄂的59天1416个小时84960分钟里,患者们康复的消息和感谢的话语是大家最期待的礼物。

  再次回到国旗下参加升旗仪式,她坦言内心倍感激动、骄傲、自豪,因为自己实现了曾经在国旗下的誓言,尽到了一位医护人员该尽的责任,发挥自身所学和特长为大家筑起守护健康的防线。面对紧张的学业,她希望同学们也能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新学期学习中。

  除此外,当天,该校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高一年级学生贾惟琳也返校,以“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为题在国旗下讲话,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抗疫志愿故事。她说,自己在这场战疫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顽强不屈的精神,希望自己今后也能继续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援鄂“白衣勇士”和学姐的分享让同学们听得心潮澎湃,增强了学生们的家国情怀。现场,初三(1)班的杨玫也和记者分享了自身在疫情中收获的成长:“这次疫情让我内心变得更加细腻,我经常会看人民日报还有新华社的推送,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叫丰枫的人,在武汉他为帮大家送药把全部的药袋都挂在身上,当别人问起时就轻描淡写地带过。其实,在这次抗疫中,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面对这样的一个时刻,中国人的团结让我感触很深。”

 
3上一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