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凡人,更是天使
战“疫”天使摘下口罩 世间你最美
同仁医院 马磊
东方医院 曹云松
东方医院 孙艳荣
东方医院 张鹏芝
贴心好礼致敬“白衣天使”
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的急诊科护士长
【心声】
院前急救护士请战上“转运一线”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05月1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的急诊科护士长

  王小华(左)与同事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天宇)经历了3个月不同以往的忙碌,使得北京同仁医院南院区急诊科护士长王小华的神经很难放松下来。“我现在极度疲惫,脑子也是一片空白,所以不能和你聊太长时间,请你见谅。”5月11日下午,记者在同仁医院南区急诊大厅见到了刚刚结束一天一夜工作的王小华。

  2月初,由于南区急诊科护士长马文辉作为第一批医疗队成员驰援武汉,王小华作为护士长留守南区急诊科。“我们这里危重病人多,人员流量大,结构复杂、空间狭小,如何在服务好患者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克服的一道难题,可以说急诊科就是同仁医院的战‘疫’一线。”王小华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断有救护车的声音呼啸而来。到抢救室一看,原有的10张床已经躺满了病人,科室备用的平车和救护车的担架上也都是病人,横七竖八地挤满了整个急诊大厅,病人的呻吟声、家属的叫喊声、监护仪的报警声混在一起,工作虽然紧张忙碌,却是井然有序。

  “疫情发生后,由于许多科室停诊,大大加重了急诊科的任务量,我感觉我们的工作比之前更多了。”护士郑悦告诉记者。但是,当记者询问她累不累的时候,她却说:“和支援武汉的同事相比,我们这里轻松多了。”

  采访期间,虽然已经是下班时间了,但是王小华的手机铃声却还在不停地响。“小华,门诊要调整,咱们过去看一下?”“王老师,其他科室的防护物品也是咱们发吗?”“护士长,留观室的隔帘和排风扇怎么更换?”各种事情需要处理,不同问题需要解决,除了日常事务,王小华还要完成与护理部、感控处、总务处等各职能部门的对接与协调,做好信息互通,全力做好保障。

  “有时候一天下来,我就像陀螺一样一直在旋转。”王小华这样形容自己。虽然早已疲惫不堪,但是当接到各种呼叫时她总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作为南区急诊科的护士长,她是最熟悉诊疗程序的“百事通”,是最清楚科室物资存量的“管家婆”,更是急诊护理团队的“定心丸”。

  而不为人知的是,王小华的女儿只有4岁。当记者问道:“你这么忙,孩子怎么办?”她说,“都交给她大姨了,这段时间幸好家里人帮忙。说实话,孩子也有点可怜,每次我回家她都睡了,我已经好多天没能和她说一句话了。”说到这里,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愧疚,通红的眼角不免有些湿润。

  值得一提的是,急诊入口预检分诊是疫情期间增设的岗位,来自不同科室的支援护士24小时对所有进入急诊的患者和家属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这是抗击疫情的第一道屏障,也是风险最高的地方之一。在这个最危险的地方,却有着很多“90后”,用急诊科护士范敏娟日记里的一句话说,“心中虽有恐惧,但看到身上的白衣,想到自己的使命,依旧要穿上盔甲、带上装备、勇往直前。从前,我们是被守护被照顾的年轻一代,而现在,我想要守护大家”。张天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