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六一”,与往年不一样,即将告别儿童的六年级学生在当天重返校园,还有很多小朋友依然坚守在家,他们第一次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云”上过节。
不同的方式,同样的主题,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孩子们的节日主题都与抗疫有关,人大附中经开区学校的孩子们向小伙伴们分享了自己的战疫故事,亦庄实验小学则通过“未来的模样”主题班会,引领学生树立成为国家栋梁的远大理想信念。
节庆之日的教育也应该贯穿到日常教学中,树立民族精神必须从娃娃抓起。我们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这次抗击疫情就是一个大课堂,要用生动事例教育孩子们,立志成为疫情中“逆行者”那样的人,好好学习、练就本领,将来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
今天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较以往更为优越。但今天的孩子,成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例如有些家长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以知识灌输代替童真童趣,拔苗助长让孩子“早熟”,有些孩子被迫加入“分数竞争”,催生了许多“大书包”“小眼镜”,好奇心、想象力等创造性思维可能被扼杀。如何让教育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保护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无疑是分外值得深思和重视的。
日前,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对各地和各部门开展“六一”儿童节系列庆祝活动作出部署。通知指出,要厚植广大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广大儿童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强健的体魄是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创造精神等也必不可少。其重要前提,是永远不能忘记我们养育孩子的初衷——要培养一个天真烂漫、健康阳光的儿童。家庭、学校、社会要多管齐下、多方施策,共同画好“童心圆”,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