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产业开放合作新模式成型
中冶京诚 疫情期间多个项目如期竣工
神州细胞上市背后的故事
快递企业5月业务创新高
区内多企业 上榜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名单
经开区“产教融合”打造IC产业创新新生态
下一篇4 2020年06月23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开区产业开放合作新模式成型

 

  日前发布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建立创新联合体。实际上,经开区一直以来站在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引导组织企业、机构开放合作,整合资源与力量,跨企业、跨行业领域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推进各产业难题在区内破局,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方共建公共平台

  筑路推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对于大众来说,“智能网联汽车”是近几年才热起来的“新鲜词”,无人驾驶的未来出行场景让人们充满憧憬。

  实际上早在2016年,经开区就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着眼国际化,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高度,提前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千方科技、百度、北汽新能源、亦庄国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在经开区共同签署《北京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发起人合作协议书》,成立了北京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产业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智能车联创新中心”),在区内建设引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创新示范区。

  智能车联创新中心成立后着力构建自动驾驶汽车开放测试环境,在制定相关标准的同时建设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从最初在区内建设12公里车路协同自动驾驶道路,到如今在区内建设完成覆盖全域的322公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并建成启用的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亦庄基地,是北京市首个T5级别封闭测试场,覆盖京津冀地区85%城市交通场景以及90%高速与乡村交通场景。形成了“场-路-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空间。

  在经开区的引聚下,聚集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数百家单位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落地经开区,不到两年时间已申请了48项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12项、国际标准3项,开展了中国ICV(智能网联汽车)系统架构规划与设计、中国ICV场景库、自动驾驶操作系统、高精度动态地图基础平台等7项重点项目,将在区内向行业提供公共服务。

  企业平台全区共享

  打通关键环节加速成果转化

  不仅智能网联汽车如此,经开区的另一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也正在形成聚集效应。

  溶瘤病毒正在成为基因治疗的“当家花旦”。在经开区病毒载体基因药物中试基地,亦诺微医药公司委托完成生产的溶瘤病毒产品T3011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申请,成为中国又一款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自主创新溶瘤病毒产品。

  在经开区的引导与支持下,区内企业北京五加和分子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加和”)搭建了病毒载体基因药物中试基地,将企业自身的资源开放共享到全区,扩大病毒载体研发代工生产的规模和产能,为基因治疗新药研发提供CDMO/CMC服务,助力区内企业研发、产业化不断取得新成果。

  为了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经开区制定了《中试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按照该《办法》引导各企业、单位开放资源建设中试基地,并组织认定中试基地。五加和搭建并开放的病毒载体基因药物中试基只是其中之一。

  截至目前,经开区已经引导企业高效搭建起13个中试基地,为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等多领域科技研发提供中试服务,随着各中试基地陆续开放为企业提供中试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让科研成果加速引进、加速转化、加速产业化,为经开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协同创新常态化

  联合协同增强科技创新引擎

  在北汽新能源蓝谷总部的研发中心中,挂着新车型设计图纸展板旁的会议室内,讨论声一如既往的热烈,走进其中发现,研发人员身穿的工作服却多种多样。在北汽新能源总部入区之初,经开区就组织索德电气、世纪金光、牟特科技、英诺联动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与北汽新能源对接。随着共同开放资源合作研发工作的开展,北汽新能源研发中心俨然成了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中心,形成了多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模式。

  来自世纪金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研发工程师与北汽新能源研发部门工程师,正共同围绕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在新车型电驱动部分应用的试验状况展开分析讨论,为下一步研发优化、试验方向制定计划。原来,两家公司已经结成了“协同创新”合作模式,随着研发项目的推进,两家公司研发人员这样的交流讨论越来越频繁,在整车框架下考量上游新产品的研发,加快了新技术的应用进程。

  这样企业开放协同创新的模式,在经开区已成常态。在经开区的支持与引导下,区内多家企业参与,已搭建起神经系统疾病创新药物研发国际合作平台、基因药物CDMO协同创新平台、蛋白药物中试及生产协同创新平台、医疗器械全产业链产业服务平台等8个协同创新平台,在多个产业领域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以科技创新的强“引擎”,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军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