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国经济而言,如果说疫情是黑天鹅,那么“脱欧”则是蛰伏已久的灰犀牛。虽然受疫情影响,“脱欧”谈判不得不被推后到第二顺位,但随着经济活动的重启,“脱欧”谈判也开始加速。如今,距离12月31日的过渡最后期限只剩下不到半年,英欧双方的进展甚微,“无协议脱欧”的警钟也开始在耳边回荡。
英国政府做好了两手准备,一边紧锣密鼓与欧盟展开谈判,另一边,也开始为“脱欧”后的贸易做铺垫。当地时间7月12日,英国表示将在边境基础设施方面投入7.05亿英镑(约合8.9亿美元),以在今年底“脱欧”过渡期结束后,维持与欧盟的贸易往来,包括建立新的边境检查站和招募500名边境工作人员。
据英国内阁大臣介绍,这笔资金中约4.7亿英镑将用于港口和内陆基础设施建设,而其余的2.35亿英镑将用于开发英国税务与海关系统及相关设备采购和招募人员。
英国的这一计划并不算早。目前,英国还处于脱欧过渡期,在这段时间内,现有的贸易规则及关税同盟和欧盟单一市场的成员资格暂时不会改变。但在今年12月31日之后就不好说了,英欧之间的贸易规则将取决于双方是否能达成贸易协议。但如今,毕竟离“脱欧”过渡期结束只剩下不到6个月了,尽早规划才能确保后续不会太慌乱。
值得注意的是,约翰逊政府打算从当地时间7月13日发起一项运动,敦促企业为12月31日英国“脱欧”过渡期结束做好准备。
不过,目前看来,做好准备的英国企业还只是少数。7月12日,英国政府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4的英国企业董事表示,他们的公司为“脱欧”过渡期结束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英国董事学会的一项调查发现,45%的英国企业说他们无法做好准备,主要是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也因为英国与欧盟未来关系的性质仍不明朗。
英国董事学会的总干事盖尔达特使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当前的困境:“有这么多事情正在进行,许多董事觉得,为‘脱欧’做好准备就像试图达到一个不断变化的目标。”
的确,虽然“大限”越来越近,但英国和欧盟的谈判却一直罕有进展,双方在渔业问题、公平竞争保障等方面的分歧仍很大。
近一个月以来,双方谈判代表在每一周都会进行面对面会谈,最新的一次谈判在7月7日,由本月刚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德国与英国进行谈判。但双方在7日通话后,结果并不理想。英国媒体引述默克尔8日在欧洲议会上的讲话表示,尽管双方已加快谈判步伐,但从外交意义上讲谈判迄今进展甚微。
默克尔当天还提到了“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德国将继续推动在年底前欧盟与英国达成新的伙伴关系协议,但欧盟也应该为‘无协议脱欧’做好准备”,默克尔8日说道,这似乎意味着英国在脱离欧盟之后,英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极有可能会僵化。
对于被卷入这场风波的国家、企业而言,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德国工业联合会10日警告说,如果英国和欧盟无法在12月31日前就贸易谈判达成一致,将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该联合会常务董事约阿希姆·朗表示,对于众多企业而言,如果没有明确的贸易指南,英国“脱欧”将成为一场“经济灾难”,“无协议脱欧”对各方都将是最糟糕的结局。
这并非危言耸听。“无协议脱欧”意味着英国出口到欧盟市场的商品将受到高额关税的打击。欧盟对农产品、畜产品和奶制品的平均关税分别为11.1%、15.7%和35.4%;与此同时,英国汽车制造商对欧盟的出口将被征收10%的关税,每年关税额可能高达5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汽车在欧盟的平均售价提高2000多英镑。据英国工业联合会预测,英欧若无法达成贸易协议,英国出口到欧盟90%的商品将受关税限制。
“本来疫情就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欧盟、英国经济都深度下挫,失业率上升,财政困难加剧”,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坦言,现在“脱欧”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不仅会对一体化的发展构成确定的冲击,也无疑会对经济全球化造成打击。
对于“无协议脱欧”的后果,谁都不想看到,各方还在尽力斡旋。近日默克尔就承诺称,将在接下来半年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尽力找出解决方案,尽可能在秋天前完成谈判。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汤艺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