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医社区上岗
自主择业勇攀“人生高峰”
自我清零不忘初心
离开部队本色未改
下一篇4 2020年07月31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军医社区上岗

 

  一身绿色衬得人精神抖擞,帽子上的红星闪闪发光,这是去年社区举办的重阳节活动中,社区党支部为高庆林拍摄的个人照片。时隔多年,再次穿上这身衣服,他难掩欣喜,整个人变得神采奕奕,眼神里都闪着光。他说,那绿色是他身为军人永不言弃的颜色,那红色是激励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动力。

  骑马1小时 免费为乡民看病

  回忆起自己的从军生涯,面前这位衣着朴素的老兵有说不完的话。1957年,为提高军队的文化素质,国家发布动员令,要在中学生里面招收部分义务兵。于是,高庆林便从学校入伍,“我记得那会儿我头一天还在上课,第二天就穿上了军装”。抱着让青春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绽放的理想,他成为第一批应征入伍的中学学生兵,分到内蒙古步兵学校门诊部任卫生员、调剂员。

  那一年,他还未满20岁。作为一名医生,高庆林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斗经历,却始终践行着一位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初心。

  1969年,正值国家特殊时期,在二连浩特工地,一名战士的突然死亡因被当地医生判断因病死亡,而引发了社会的负面舆论。高庆林收到上级指示火速奔赴当地开展调查,并在确认当地医院并非误诊后,立即“转场”赶往位于边防线附近的施工现场,开展疾病防控工作。那天,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天夜里,一个行色匆匆的当地孩子跑来向他寻求医疗救助:“我阿爸生病了,请您救救他吧!”看着孩子着急的神情,刚刚结束数个小时舟车劳顿的高庆林没有犹豫,拿上装备跟随孩子冒着夜色出了门。因情况紧急,他忘了自己不会骑马的危险,路上一边抱紧药箱一边快马加鞭赶往病患家里。

  在马背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他来到了孩子家,但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他只能徒手利用现有工具为病人检查,确诊病人患了痢疾后为其开了几副药。看着老乡家里条件简陋,他没有收诊疗费和药钱,再次转身消失在夜色中。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这个孩子又找到他,原来,父亲服药后好了很多,孩子特意凑了看病钱向他表示感谢。见状,高庆林笑着劝返了孩子,并为孩子父亲又开了几副药。“叔叔看病是免费的,回去好好照顾你阿爸!”一句话让孩子眼里噙满感激的泪花。

  因对突然死亡战士病情的正确判断,不但化解了矛盾,还迅速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回到部队后,高庆林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嘉奖。后又因在部队表现出色、甘于奉献,多次被评为五好军官、五好战士。

  退役不退志 为邻里当“家医”

  动人的故事还在继续。1988年,他转业到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任党支部书记和主治医生。一次,一位退休干部突发心肌梗死,他闻讯赶到病发现场,情况十分紧急,在没有任何医疗器械的情况下,他没有多想立刻对其施行口对口呼吸抢救,使在场同事和家属深受感动。1998年临退休前,正赶上公费医疗与劳保合并,北京市卫生局返聘他负责这项工作,这一做就是11年。时间花白了他的头发,但并未击退他工作的热情。周围的亲朋好友劝他退休回家,但他坚持说:“我是军人,没有退休一说,只要有需要,我就一直服务!”

  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高庆林一直到2018年才退休,回到社区和爱人安享晚年。但即使岁月已让他的身材有些佝偻,却依旧没阻止他践行军人本色,发光散热。平日里,无论是社区大扫除、垃圾分类,还是公益活动,他和老伴儿每次准是第一个报名。身为医生的他,还将救死扶伤的天职带到社区。社区居民有身体不适,他主动把邻居带到家里帮忙测血压、做简单检查,将自己吃的药送给居民服用缓解不适;有个居民患有慢阻肺,不知道去哪个医院,他得知后就忙着主动帮助联系广安门中医院专家诊治……今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正汹时,他和爱人又第一时间联系居委会,报名参与社区大门口的防疫执勤,每天主动在社区巡视,监督居家隔离人员,守护社区居民的安全。

  心理状态决定精神状态。在今年已82岁高龄的高庆林身体里,始终有一颗28岁的军人心。他说,只要组织需要他、人民需要他,他便会奋勇向前,扛起肩上的使命与担当。“我是党员也是军人,活到老就要干到老,就算现在干不了重活儿了,也要继续做力所能及的事,能做一件是一件!”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