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中减少重新码放针剂药品工序提升了生产效率、粉针生产线一块不锈钢压板让轧盖生产更顺畅……走进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未见生产部部长张嗣宇其人,便看到他在生产线上的发明杰作。也见证了一位学历并不高的操作员,经过将近20年的坚持与努力,向管理层、向拥有4项专利的“发明家”华丽转身的经历。
一线操作员守得云开见月明
2001年,中专毕业的张嗣宇走上了赛升药业生产一线操作员的岗位,当时的生产技术相对现在比较落后,主要依靠人工生产,随着企业生产线自动化的逐年升级和提升,药品生产技术越来越先进,张嗣宇深感个人的理论和技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为了更好地提升个人技术指导实际生产,他报考了生物医药知名院校的成考,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知识完成学业,并一步步考取了大学本科毕业证,他坚信通过坚持积累一线经验与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总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如今职场上换份工作就像家常便饭,张嗣宇在赛升药业一干就是将近20年,生产线上每个岗位都有他工作过的足迹,逐步被提拔为班组长、车间主任、生产部副部长及部长职务,成为一名生产管理者。“扎实的一线工作经验,支撑着我职业生涯的发展。”张嗣宇说,直到如今,虽然多年没有在一线工作,对于一线报上来的生产疑难问题,他都能在第一时间给出准确的处理意见。
改进技术让不良品消减80%
提起专利,此前张嗣宇认为距离生产部门有点远。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为了改进生产线向研发部门同事请教,才知道生产线技术改进项目也能申报专利。
粉针生产线上,以前的轧盖工序经常出现药品位置不正,铝盖压偏产生大量不良品。张嗣宇带领他的团队凭借多年经验积累,将生产工艺进行总结提炼,提出在生产线关键部位加装不锈钢平衡压板,在轧盖工序前有序导入抚平药瓶,减少压偏产生的不良品。
技改项目实施中,在同事们的配合下反复实验,经过半年多的推进,终于让这样的装置在多条生产线上应用,不良品消减了80%,申报并获得了名为“用于轧盖机的挂盖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张嗣宇在发明技术促改进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在赛升药业无菌注射剂生产线上,有一种药品接收盒装置,在生产线末端用于接收药品。由于原有的接收盒无法码放,在后续的产品流转过程中,只能将药品散放在大型收纳箱中进行存储,存储药品发货前,还需要工作人员从收纳箱中将药品一瓶一瓶摆放回接收盒,再进行质检、包装、发货,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在周转过程中也容易产生药瓶划痕,给质检增加难度,甚至增加不良品的产生。张嗣宇决定推进技改改变现状。
获4项专利一年节约成本150万
记者在张嗣宇的带领下来到赛升药业库房,一边是整齐码放针剂药品的接收盒,摞起高高一摞,遮盖在棱角分明的防尘罩中,一边是收纳箱中,针剂药品散乱放置。正是在张嗣宇的技术发明支撑下,才变散乱为整齐。“你看,这里有一个凹槽。”他得意地指着接收盒边缘处揭开奥秘。
改变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整洁,更达到了提质增效的效果。该技术在赛升药业无菌注射剂生产车间实现了成果转化,解决了原自动生产线药品接收盒的弊端,保证了药品生产过程中中转保存的安全性,并精简了药品流转中间冗余流程。凭借提质增效的效果及技术先进性,张嗣宇还获得了“一种药品接收盒”的专利。
如今,“一种药品接收盒”专利技术已经在赛升药业5个品种的生产中全面使用,全年共计可节约工时约5600小时,每年可为企业节约人工成本约25万元。此外采用该专利方法可降低产品流转中的破损,减少瓶身划痕、产品相容性、瓶身污渍等现象,可提高产品合格率约0.2%,全年减少损耗药品约3.4万支,市场价值约合30万元。
几年中,张嗣宇带领团队还进行了多项技术革新,并申报获得了“用于轧盖机的挂盖装置”“一种药品接收盒”“一种贴标机入托机的分托机构”“一种压缩空气过滤器”4项专利,均应用于赛升药业生产一线,这些技术创新成果的运用,有助于生产流程的优化和规模化生产效率的提升,据估算,4项发明专利的应用,可为公司每年节约成本约150万元。
张嗣宇在赛升药业生产线技改中俨然成为了“发明家”,“优化生产流程、向管理要效率”成为他今年的工作主要方向,新的专利策划方案也提上了工作日程。
从弱冠之年到年近不惑,张嗣宇人生中最灿烂的20年光阴,都付诸赛升药业的生产之中。“我感恩于遇到这样一个持续发展的平台,也感恩于自己当年的坚持,随着时间的流失,换来的是丰富的经验积淀与成果。”张嗣宇坦言,将继续把经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用技改技术发明,推进生产继续提质增效。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