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凉水河公园,随处可见国槐、月季、银杏、萱草等北京乡土植物,被人们称为“香雪海”的二月兰在公园内随处可见,居民们不出亦庄就可领略郊野踏青的感觉。 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经开区园林绿化建设也取得巨大进步,占地302万平方米的凉水河公园内,绿化率已经达到90%,乔木种植密度为30株/亩,植物种类近百种,乡土植物占到75%,相对于其他公园植物配置雷同、种类单一而言,凉水河公园更是选用常见的本地木本植物作为补充。“这些本土植物,靠天吃饭,适应性极强,养护成本低,在生态治理、节能养护方面也表现突出,是公园绿化的最佳选择。”土地储备与建设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据了解,园林绿化不是简单地种树栽花,而是一个集植物、园艺、景观、工程、艺术等多种学科于一身的复杂过程,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也极其复杂,需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但“适地适树”是总的原则。园林绿化设计除了受气候、地形、土壤这些地理因素的制约,还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特性和生长周期,如一些树种会落果,掉到地上或游客身上难以清洗,就不适合种植在人多的公共空间。此外,公园的定位和功能也决定了植物的选择范围,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湖泊公园等不同类型的公园,植物的配置也是不尽相同的。
“园林绿化应当加大乡土植物的栽培力度,作为乡愁的载体,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就更应该注重对本地植物的保护。”近年来,土地储备与建设服务中心结合公园绿化改造,持续提高公园在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比例,通过不断研究筛选,在经开区内公园加大种植了国槐、月季花、二月兰等多种乡土植物,包括部分耐旱优良的品种、变种,并充分考虑已在北京地区引种多年、栽培管护技术成熟、生长表现良好的植物,为乡土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适宜的机会,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自然的游园环境。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泉